Node_4405.png

懷孕是一個充滿挑戰和喜悅的時期。需時常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和情緒,以確保你和嬰兒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
除了學習包括餵養、嬰兒護理和安全等方面的育兒知識外,產前檢查也是很重要的。

以下整理了幾個問題,希望對需要的孕媽咪有幫助囉!

Q:產檢必要嗎?

Q:產檢的頻率?

Q:產檢需要準備什麼?

Q:產檢在檢查什麼?健保給付哪些項目?

Q:哪些產檢項目是自費?

延伸閱讀

【2023準媽媽補助申請指南】婚前孕前檢查、產前檢查、產檢交通補助方式一覽

【2023孕產假、育嬰假制度】產檢假、陪產(檢)假、安胎假、產假、育嬰留職停薪、家庭照顧假、哺(集)乳時間的相關資訊

【2023育兒補助指南】如何申請生育給付、生育津貼及計算領取金額

【產檢心得】台大例行產檢體驗分享!

【產檢心得】內湖三總例行產檢體驗分享!

【產檢心得】內湖三總糖水測試體驗分享!

 

 

Q:產檢必要嗎? (回頁首)

產檢非常重要,因為它可以確保母親和胎兒的健康狀況,並幫助預測任何可能出現的問題。

在懷孕期間,產檢可以追蹤母親和胎兒的發育情況,檢測出任何可能對孕婦和胎兒造成風險的健康問題。

像是孕婦是否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貧血等疾病,而且可以檢查胎兒是否發育良好、是否存在任何異常,如脊椎裂、唇裂等。

此外,產檢也可以幫助醫生和孕婦制定出合適的生產計劃,決定是進行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,以及在什麼時間進行生產。

 

 

Q:產檢的頻率? (回頁首)

懷孕前三個月(未滿13週):醫生會依照孕婦的狀況安排,等看到胎兒心跳且穩定時,就會發媽媽手冊。

懷孕三到七個月(13週~29週):每四週一次

懷孕八到九個月(29週~35週):每二週一次

懷孕十個月(36週以後):每週一次

 

 

Q:產檢需要準備什麼? (回頁首)

媽咪在產檢之前,可以先預約,才不用在現場等太久,

要注意掛產科,而不是婦科喔!

 

當天攜帶健保卡和媽媽手冊看診,

如果從別的醫院轉診過來,還要帶之前的報告。

照超音波或聽胎心音都要露出肚子,穿著寬鬆的連身裙,或是好穿脫的褲子較佳,

鞋子也要好穿脫,可以適時讓醫生檢查水腫情況。

 

 

Q:產檢在檢查什麼?健保給付哪些項目? (回頁首)

全民健康保險總共給付14次產檢,分例行及各週數的產檢項目。

例行檢查(每次產檢都會進行的項目)

1. 體重

一般正常體重來說,整個孕期以增加10-14公斤為宜,體重增加的速度,為一個月最好維持在0.5~1公斤。

產檢.png

.影響:增加妊娠高血壓、分娩併發症(如產後出血)、胎兒畸形(如神經管缺陷、心臟疾病)的風險、影響胎兒的發育和成長,導致低出生體重、生長遲緩。

.預防:定期監測體重的變化,適時向醫生諮詢,及時調整飲食和運動計劃。

2. 血壓

高於140/90mmHg為妊娠高血壓。併有蛋白尿或水腫時,則為子癇前症,嚴重時會有癲癇(痙攣)現象,成為子癇症。

.影響:危及母親與胎兒的生命。如果被診斷出子癇前症,醫生會監測胎兒的狀況,如胎動、胎心音,可能會建議提前引產。

.預防:尤其是懷孕後期,以及有高風險的孕婦(如高齡孕婦、過去曾有子癇前症經歷者),建議天天監測血壓指數。

子癲前症篩檢(自費)可檢測是否為高風險者,如為高風險者,也不用過度擔心,控制體重,避免過度攝入鈉、糖和脂肪,適度運動,以及按照醫生建議服藥即可。

3. 尿液

檢驗孕婦是否有尿糖、尿蛋白等,以便早期發現子癇前症及妊娠糖尿病的症狀。

.影響:妊娠糖尿病,通常在懷孕後期出現,增加分娩併發症(如產後出血)、胎兒體重過大、胎兒異常、早產的風險。

如果被診斷出妊娠糖尿病,醫生會建議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,或可能會使用胰島素注射劑來控制血糖。

.預防:在懷孕20周左右進行檢查。平時注意飲食均衡,避免飲食過量、多食高糖食物和高脂食品。

4. 胎兒心跳(胎心音)

正常胎兒心跳每分鐘120~160次,醫生都會確認是否在正常範圍之內。

5. 衛教諮詢

懷孕期間有任何問題﹑不舒服的地方都可以請教婦產科醫師或護理師。

各週數檢查

1. 血液檢驗(第12週)

血液常規檢驗、血型(包含是否為RH陰性)、德國麻疹抗體、梅毒血清檢查、B型肝炎抗原檢查、地中海貧血檢查。

.檢查方式:抽血(一次抽好幾管)

2. 產檢超音波(第8~16、20、32週)

檢查胎兒發育狀況、體重、羊水多寡、胎盤位置等。

有些診所可能會每次都有超音波的檢查,這是屬於診所免費的服務,不在健保的範圍內喔!

.檢查方式:超音波

3. 妊娠糖尿病篩檢(第24-28週)

喝50g葡萄糖水抽血檢查血糖。

.檢查方式:二次喝糖水+三次抽血(比較費時的檢查)

4. 貧血檢查(第24-28週)

如果能早期發現症狀,可以透過營養素之攝取(如鐵、葉酸等),或經醫師評估使用補充劑等加以改善。

.檢查方式:抽血

5.產前乙型鏈球菌篩檢(第35-38週)

自然產的媽媽,如果檢測為陽性,在待產時需要施打抗生素,預防胎兒腦膜炎的可能。

.檢查方式:抽血

 

 

Q:哪些產檢項目是自費? (回頁首)

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篩檢SMA(第10~16週)

俗稱「漸凍人」,遺傳疾病,不管生幾胎只要做一次就好。

.檢查方式: 抽血(夫妻其中一人抽血檢查即可,若一方有此基因,另一方需抽血複檢)

.產檢費用:約 2,500~ 3,500 元

X染色體脆折症基因檢測FXS(第10~16週)

與胎兒智能障礙、過動、自閉等障礙疾病相關。遺傳疾病,不管生幾胎只要做一次就好。

.檢查方式: 抽血

.產檢費用: 約 4,000 元

子癲前症(第11~13週)

跟高血壓的症狀很相近,多發生在懷孕20週之後,是目前造成孕產婦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。

.檢查方式: 抽血+量血壓+超音波

.產檢費用: 約 2,000~3,000元

唐氏症檢查

1.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,簡稱”初唐”(第11~13週)

此檢測僅是看唐氏症”風險”的高低,若檢測為高風險,會建議做羊膜穿刺確認。

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,建議直接做羊膜穿刺。

.檢查方式: 抽血+超音波

.產檢費用: 約 2,000~3,000 元

2. 第二孕期唐氏症篩檢,簡稱”中唐”(第15~18週)

雖然初唐篩檢的檢出率高於中唐篩檢,但是中唐篩檢的檢出率仍有80%,且能觀測胎兒神經管缺損,所以若錯過了初唐篩檢的週期,可以選擇中唐篩檢。

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,建議直接做羊膜穿刺。

.檢查方式: 抽血+超音波

.產檢費用: 約 2,000~3,000 元

3.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(第11~18週)

只要抽取媽媽的靜脈血,就能分析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疾病,亦能測得其他罕見疾病的方式。若NIPT檢測為高風險,仍建議進一步做羊膜穿刺確認。

.檢查方式: 抽血

.產檢費用: 約 15,000~38,000 元

4. 羊膜穿刺 (第16~20週)

屬於侵入性檢查,因為有流產的可能,所以醫生通常建議未滿34歲的媽媽,先以上述1~3的方式為主,除非檢測為高風險,才使用羊膜穿刺。

.檢查方式: 醫生透過超音波進行定位,將一根細長針穿過孕婦的肚皮,抽取所需羊水

.產檢費用: 約 8,000 元(孕婦年滿34歲,政府補助5千元)

5. 羊水晶片(第16~20週)

羊水晶片能夠檢測的疾病更多,建議想要接受羊膜穿刺檢查的媽媽,在預算可行的狀況下,兩項檢測一起進行。

.檢查方式: 醫生透過超音波進行定位,將一根細長針穿過孕婦的肚皮,抽取所需羊水

.產檢費用: 約 18,000~28,000 元

高層次超音波(第20~23週)

因健保給付的費用有限,醫師在進行超音波時,只能在有限的3到4分鐘檢查完畢,頂多只能看到胎兒發育、胎位、羊水量與胎盤的位置,無法對胎兒的各個器官做詳細檢查,但是高層次超音波讓醫師能有更充裕的時間(約30分鐘到1小時)檢查胎兒的每個細節。

.檢查方式:超音波

.產檢費用:約 3,000~8,000 元

 

以下幾個自費檢查項目,則視每個媽媽的需求而定。

甲狀腺功能檢查

患有甲狀腺疾患可能造成流產,妊娠劇吐、早產等狀況發生。

.檢查方式: 抽血

.產檢費用: 約 100-300 元

巨細胞病毒

感染途徑多元,如:血液、唾液、尿液,且成人感染可能無症狀,懷孕期間感染可能造成胎兒先天性耳聾、智能障礙等問題。

.檢查方式:抽血

.產檢費用:約 1,000~3,000 元

弓漿蟲

建議常接觸貓科動物、處理生肉、食用生肉者檢驗。

.檢查方式:抽血

.產檢費用:約 1,000~2,000 元

arrow
arrow

    本丸飯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